以無數不同大小及色彩鮮豔拼貼出美麗的馬賽克世界-----中山北路篇
顏水龍《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1969年
劍潭公園(淡水線劍潭捷運站及中山北路四段旁)
從北邊被廁所、極現代化地下通道出入口,
及廟宇包夾著的「水牛圖」!
馬賽克(Mosaic)是一種裝飾藝術,
通常使用許多小石塊或有色玻璃碎片拼成圖案,
在教堂中的玻璃藝品,
又稱為花窗玻璃(stained glass)。
在拜占庭帝國時代,
馬賽克隨著基督教興起而發展為教堂及宮殿中的壁畫形式。
現今馬賽克泛指這種類型五彩斑斕的視覺效果。
「從農業時代到工業時代」全圖。
「工業時代」僅十米長。
顏水龍教授的馬賽克簽名!
打穀曬穀
收穫的場合
打穀
犁田
農村風景
耕耘機整地
放牧牛群
放牧牛群、羊群。
放牧羊群。
山林遠景
中山北路劍潭公園擋土牆上製作大型馬賽克壁畫,
長達100公尺,名為「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
創作作品:承諾 1998年
尺寸: 2600x1700x430cm
設置地點:台北市中山北路撫順公園
過去之原創/實證之首例創作
“承諾"為一醒世作品,
為呼籲現代社會上所缺乏對於守信、
承諾之重新重視,
及對於個人、家庭、社會、政治、
國家之信約與責任感之正面提醒。
以下為網路上她的介紹
她 , 在金瓜石山上度過童年
她 , 為求知學理工
為忠於所愛的藝術 , 從未離開過創作
為負責任 , 曾經經營過多種成功的事業
一位勇於嘗試 , 以迎接挑戰為嗜好的人
以用不盡的熱情和上帝所給予的恩賜
永遠追著更新的夢與理想
她 , 曾坐擁兩百二十英畝的大農莊 , 沉浸在大自然裡
她 , 曾駐進美國邁阿密獨立經營電腦公司
她 , 沒有美術文憑 , 卻於國內外各大學教課
她 , 曾花八個月的時間 , 只為親手蓋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
她的作品小至幾公分大的首飾創作
大自十幾層樓高的公共藝術
她說 , 她只是個追求完美的”唯愛主義者”
藝術 , 生活 , 哲學 , 思想
都可以在她各種多元化中的作品找到
作品 , 只是她表達的結果
無論詩 , 畫 , 文章 , 雕塑 ...... 只是方式不同罷了!
“承諾"是以抽象手法來詮釋,
兩組以彎曲並挖取大小不同孔洞的鋼筋混凝土為體,
貼覆白色小卵石,藍色橘色線條纏繞其上,
孔洞中皆掛著台北市立南港高級工業職業學校頃力鑄鐘,
鐘上鑄有“承諾"二字,彷彿其二字的意義從不同方向發出!
台北市立南港高級工業職業學校頃力鑄鐘,鐘上鑄有“承諾"二字。
由孔洞窺看浮華的中山北路街景,還可看到多少“承諾"?
公園南邊設置的石桌石椅
公園南邊設有石桌石椅,桌面上刻有
「我願為你破碎你可願為我歸來?」,
創作者:李國嘉及團隊簽名
馬偕醫院臨中山北路大門兩側馬賽克壁畫
途經馬偕醫院無預期看到其外牆新加上的馬賽克畫作,
立刻停下細細欣賞並拍下。
玻璃馬賽克創作在台灣好作品並不多,
此結合宗教、醫院作大型的依連串介紹更少,
1999年筆者曾至義大利一遊,
在聖彼得教堂中見識到,
馬賽克製作的最高境界,
內部壁畫皆由小小無數馬賽克拼貼出,
巨型壁畫原以為是由顏料繪成,
經解說我以攝影機拉近,
驚覺完全為馬賽克拼出,
當下對馬賽克有全新的認知,
馬賽克製作曠日廢時,
但其材料經高溫淬鍊經得起時間地磨練,
如歷經龐畢度火山覆蓋後,
僅有美麗的馬賽克留存於世,
文藝復興義大利人更是將其發揮至淋漓盡致。
創作代表人:林經甫(本院實習醫師1969-1970)
共同畫作: 林經甫、賴祝紅、李國泉、林聰文、廖億萍。
玻璃馬賽克製作: 林經甫、胡德強與他的團隊二十人。
林經甫醫師團隊以寫實帶抽象的手法,
詮釋從馬偕博士來台宣教、助人、救人的志業,
色彩鮮艷的玻璃馬賽克拼貼出,
這一幅幅精彩且富含深遠意義,
也美化台北公共區域。
由大門往前照
由最後面往前照
以下為玻璃馬賽克每幅照及旁解說概要,
如想詳細了解畫作及其精神,
希望能親自至現場感受其作品。
十字架的招喚
十字架是上帝呼召人們願承擔使命的象徵,
馬偕博士於1871年,由加拿大歷經長途航行,
終於在1872年3月9日抵達滬尾,
展開30年在台宣教救人的志業。
馬偕博士一天經過大龍峒附近地廟宇,
大鬍子的馬偕博士被拱要他扮關公,
他二話不說跳上戲臺,扮起有一雙藍眼睛的關老爺,
當時觀看群眾盛況空前,
展現高度親切的人格特質,
固留下這藍眼關公畫像!
馬偕博士這藍眼關公,
玻璃馬賽克拼排方法有引人集中視線至藍眼睛,
發揮馬賽克特有展現與一般畫作不同地方!
關懷台灣生態
馬偕博士對台灣生態的關懷,
他皆詳細記錄下,
在「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
他對台植物、地質、氣候.....的觀察與紀錄,
對台灣的認同,必先認識居住的土地,
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
落實人文關懷
圖中馬偕博士與騎牛牧童對話,
背景為當時農村景色,
上方為「中國稱神],
取自五品御劉希亮頒贈的紅絲綢布,
上面寫著「偕牧師老夫子大人德政中國稱神」,
此紅綢布現藏於加拿大。
推動現代教育
1882年馬偕博士設立牛津學堂,
引進現代化教育,
對台灣早期教育培育人才貢獻極大
擘建女子學堂
1884年馬偕博士設立「淡水女子學堂」,
是第一個供女子讀書的學堂,
在綁小腳及「女子無才便是德」,
馬偕博士開啟台灣女性解放運動之先鋒。
早期裹小腳的特寫照,
鮮艷的紅是在當時炫耀與一般人不同,
創作者採用此色調,
去引起人們注意,
細緻繡花以玻璃馬賽克描繪十分傳神!
馬偕最後住家
馬偕「最後住家」這首台語詩,
流露他對這土地的濃烈感情。
預防醫療先鋒
馬偕醫院在關懷弱勢的醫療工作,
為台灣開創各種醫療基金會,
結合各專業團隊與龐大社會資源的服務,
標誌出愛人如己,義無反顧的信仰精神。
馬偕醫院模式
1982年內湖福田煤礦礦坑意外,
馬偕醫院一反等待改為至現場展開搶救,
冒險深入坑道救人,
被譽稱為「馬偕醫院模式」。
人性高貴情操
1999年台灣發生921大地震,
馬偕醫院全院投入災區救援服務,
地震發生當時醫院正在進行手術,
醫生因不敵強震,
隻手撐牆為保護患者,
留下一雙血手印,
危急中展現馬偕人高貴的情操。
迎戰SARS風暴
2003年台灣經歷SARS風暴,
馬偕醫院發揮馬偕救人精神,
完成實建醫院善盡社會責任的承諾。
偏遠醫療服務愛
1960年代起馬偕醫院即進行無論台灣偏遠地區,
更拓展至海外友邦醫療服務。
好撒馬利亞人
聖經「好撒馬利亞人」愛人愛己的精神,
醫院鼓勵員工提供病患身、心、靈關懷,
以達到減輕病患痛苦,
得到真正的紓解。
信任的好朋友
耶穌講道時,
有癱瘓病人因四位友人協助,
獲得耶穌醫治而康復,
深厚友誼可克服萬難,
馬偕醫院具備此堅定信念,
為好朋友竭盡心立提供醫療服務而努力。
台北當代藝術館廣場至捷運站公共藝術設置案(台北傳奇)
台北傳奇(Taipei Legend)
地點:台北捷運淡水線長安東路至南京東路間
簡介:(以下資料錄自「台北當代藝術館廣場至捷運站公共藝術設置案」說明看板)
馬賽克拼貼裝置是藝術家李億勳的作品。
中山、大同兩區見證台北都會的發展,
文化與商業交相演進,經歷歲月與潮流,
兩者已相互和諧並容。
台北捷運的興建,
代來生活圈的擴大與便利,更發揮其磁場效應,
許多傳統與創新的行業皆在這裡連結,
社區民眾的生活與文化,
也逐漸與各種場域中的空間相融,
形成新的生活方式與議題。
本作品系列透過六種主題的結合,
幽默的視覺表現,傳達出社區與場域精神。
金庫破牆而出的超現實畫面,
象徵了本地的商機與潛力;
擬人化的可愛小動物群,
呼應了本社區中的各種商業活動與民眾行為;
原本冷灰單調的捷運機房牆面與出口,
因為這些原素的加入而活化,
變身為具有美感及話題性的藝術作品,
既增進了公共空間的親和力,
也激發民眾與環境美學的對話。
A: 我們都是一家人
台北市的大同、中山兩區,
印證了城市發展與族群融合的歷史,
不同的族群先後來到這裡,
思想文化與生活習慣亦逐漸地相互並容,
本作品藉由雞與鴨隱喻彼此互認為,
和樂融融的在一起生活,
親密的家人。
母雞帶小鴨的可愛畫面
中間夾著供兒童遊憩的設施,
造型極富童趣的機器人玩偶,
中央有供放音的設備。
作品名稱:天生我材必有用
B:天生我材必有用
多元的城市,
有利於不同族群與能力互異的人,
各自發揮其所長,
這一組作品以兔子與蝸牛賽跑,
作為人盡其材的隱喻,
敏捷與速度是兔子的專長,
但快跑的兔子,
卻不如緩慢的蝸牛會爬高。
品藉本作由不同專長與能力的表現,
來肯定個人之獨特價值與意義。
PS:坐在小兔子背上請注意安全,
小朋友坐上去玩耍須由家長陪同。
作品名稱:Shopping 樂園
C: Shopping 樂園
中山捷運站附近,
各類商店與百貨公司林立,
商業雄厚。這件作品以幽默的藝術手法,
在原本冷灰單調的機房牆面加入想像的元素,
透過「拉鍊」開現出光彩繽紛的禮品世界,
除了寓意本區活絡的商業環境和經濟活動,
也提供民眾駐足賞藝的樂趣。
作品名稱:靈感湧現的時刻
D:靈感湧現的時刻
本區附近距及了各種創意設計工作室,
台北當代藝術館也在地下書街開闢了「地下實驗、創意秀場」。
創意的型成來自於閱讀與想像或放鬆的情境,
法國文豪巴爾札克是喜愛喝咖啡的作家,
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從泡澡溢水中發現科學原理,
說明日常生活活動中,適度放鬆身心,
許多問題反而迎刃而解了。
法國文豪巴爾札克是喜愛喝咖啡的作家,
愛書、愛喝咖啡及有學問象徵的貓頭鷹,
組合成童趣的作品。
發想由阿基米德泡澡湧出的水,引發的靈感。
作品名稱:淡水來的客人
E: 淡水來的客人
台北的捷運交通系統帶來了居民生活圈地擴大與便利,
其中的淡水線(紅線),
連結著台北繁華市區與郊區的淡水河港地帶。
本作品以來自淡水的彈塗魚與招潮蟹為主題,
象徵外地人們搭乘捷運進入台北商圈逛街、購物等行為,
也讓公園遊客近距離邂逅這批長相可愛的嬌客。
從海岸湧上的螃蟹,
帶領著彈塗魚兵團攻陷陸地。
好像在微笑的魚
作品名稱:這是一個好所在
F: 這是一個好所在
本區域擁有許多金融機構、銀行,
和鼎盛的商業活動,
這兩件作品以前崩落的牆面露出銀行金庫,
或以打開的金庫內藏光芒,
象徵破除障礙揭現光芒與財富。
畫面搭配了台灣草蜥,俗稱土地公,
意寓守護財富,
以及象徵喜樂吉祥的喜鵲,
預期為我們帶來更多商機與財富。
另一端,是露出光芒的寶庫,
與象徵喜慶的喜鵲。
近觀馬賽克創作,
每一片是如此用心的安排,
形成一幅幅大範圍的創作。
馬賽克深淺色塊經巧妙組合可欺騙人們眼睛,
設計者精巧配置,
施做者精準拼貼,
可完成另人讚嘆的作品!
PS:近距離觀看馬賽克創作,
彷彿是一推胡堆亂湊的破磁片,
其實是精心的安排組合,
與其距離拉遠整個畫面就躍然而出,
電視的組成其實也不過如此,
只是更為細小!
以下為我於多年前去西班牙的巴塞隆納,
由大師高第GAUDI設計,
世界著名奎爾公園內馬賽克運用極至。
糖果屋造型外貼馬賽克的警衛亭,現為奎爾公園簡介博物館。
著名的大蜥蜴噴水池
大廣場下天花板上像徵四季太陽馬賽克裝飾盤。
大廣場上彎曲馬賽克座椅